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一次全国文代大会的召开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中国现代文学史强烈推荐:

继《故乡》之后,艾芜在一九四七年完成了长篇小说《山野》,思想性艺术性大大提高了一步,标志着作者在长篇创作上走上成熟时期。作者说:“因为限于所见所闻,我不能把全部ຖ抗日战争的悲壮事情必有机事,有机事者必有机心。”人一旦产生了机变之心,便,通通写了出来,我只能将一个小小的山村地方,一天小小的战斗ç生活,勉力记下。”注:《〈山野〉后记》小说围绕着“一个小小的山村地方,一天小小的战斗生活”,刻๑划了农村各个ฐ阶级、各个阶层的不同人物构成的错综复杂的社会关系以及各自不同的思想面貌。作者注意克服《故乡》结构松散的缺点,采用纵横交错的结构方法,既高度集中又充分舒展,民族矛盾、阶级矛盾和宗派矛盾交织在一起,而抓住民族๣矛盾这个主ว要矛盾,把故事的发展和人物的活动组织得有条不紊。小说中出现了几十个人物,较之《丰饶的原野》、《故乡》,主要人物形象性格更鲜明,行动更活跃。作者在阿岩、阿树、阿寿、阿劲、阿龙这些贫苦青年农民身上倾注了很大的热情,把他们作为ฦ抗日斗争的主力来写。作者说:“使我到现在,皆能在生活的坷路上,增添了不少勇气的,就是那些卑微的人物,他们曾在抗日战争中,不愿做奴隶,能为自由而战争……。”注:《〈山野〉后记》这些“卑微的人物”积极投入了保卫山村的战斗,其中阿寿、阿树在战斗ç中英勇牺牲。同这些“卑微的人物”相对照,小说刻划ฐ了韦茂和、徐德川ษ等山村上层人物。工ื商业者兼地主韦茂和由á于工厂商店被日寇烧毁,有一定的抗日积极性,但只是为了他的财产和地位。他表面上精明干练,实际并无组织战斗的本领,而且在关键时刻赞同了地主徐德川的委协投降活动。徐德川则是混在抗日຅陈营中ณ的投降派,暗中派人与敌人来往,甚至向韦茂和献策阴谋杀害抗日积极分子阿龙。同以上两类人物相比,青年知识分子的形象在作品中ณ更为真实生动,特别是韦美珍的形象用了大量笔墨细腻地加以刻๑划。韦美珍是韦茂和的二女儿,性格爽朗,意志坚强,高中ณ毕业回乡恰好碰上这场战斗ç,初见战火虽有些胆怯,但在实际战斗中锻炼得沉着坚定,在宣传动员、救护伤员,特别是在粉碎她父亲和徐德川的投降阴谋中起了重要作用,是抗日斗争中涌现的先进的女知识青年的形象。小说把农村的阶级关系表现得那样准确而鲜明,这在国统区的文学作品中是少见的,反映了作者思想上艺术上的进展。当时进步文艺界对这部小说给以很高的评价。小说不足之处仍然是工农群众形象不如知识分子形象那ว么เ血肉丰满,对战争场面的描写也๣欠真实,这反映了作者生活的局限。新中国成立后作者以很大努力突破这个局限,长期深入工农群众,创น作上不断取得新的成果。

真实地描绘和反映民族解放战争背景下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思想面貌,仍然是这一时期小说创น作的重要课题。艾芜在长篇小说《故乡๥》和《山野》中从不同的侧面描写抗日战争期间国统区城乡的生活以及错综复杂的阶级关系。《故乡》是作者在抗战后方迁徒不定、卖稿度日的情况下写作的,一九๡四二年开始在桂林出版的《文艺杂志》上连载,一九四七年出版单行本。全书分六部,约五十万字学哲学的第一个形态。英国科学家卡尔·波普尔提出了“证,是作者写作的小说中篇幅最长的作品。小说以抗战初期扬子江以南的多山地带的一个边远县份为ฦ背景,主人公是毕业于上海ร某大学的青年知识分子余峻廷。抗日战争爆发了,余峻廷回到故乡,怀着满腔热情想干一番抗日຅宣传工作。但是,回乡๥后接触了许多人和事,深感到“我们的家乡,真是黑暗,黑暗,第三个黑暗”。他虽然富有爱国心和正义感,但面对着反动腐朽的社会势力却无能为力,对自己้母亲以高利贷盘剥农民虽深深不满却无可奈何,终因失望而再次离开故乡。小说以余峻廷回乡二十多天所见所闻为线索ิ,描绘了这个县城社会生活的各个方面,刻划了形形色色的人物,构成了一幅抗战时期国统区县城的社ุ会生活画面。从土豪劣绅的为非作歹到เ官僚政客的倒行逆施,从被压迫农民的含辛茹苦到เ爱国知识分子的奔波呼喊,在作品中都有所表现,有些场面如怒愤的农民冲击银行及县衙门写得有声有色。但作者对战时国统区城乡主ว要矛盾和斗争挖掘仍不深,有浮光掠影的缺点,人物比较概念化,而且生活琐事写得过多,刻划人物性格的细节过少,使读者有冗长沉闷之感。

民主ว个人主义者或带有自由主义色彩的人们,不仅在对内关系方面有许多错误主张,而且在对外关系方面也๣发表了一些错误意见。他们崇信资本主义แ国家的社会制ๆ度,“赞成民主的多党竞争制,也๣即是反对任何一党专政”注:《自由主义者的信念》诸子百家见“历史”中ณ的“诸子百家”。,上海ร《大公报》,1948年1้月8日。例如《红毛长谈》一文,“以欧人冷静眼光看中国时事”,既ຂ指责国民党,又指责共产党,既谴责美国,也谴责苏联,表明作者“系民主ว政治之ใ忠实信徒”注:《红毛长谈》,天津《大公报》,1946年8月5日。《吾家有个夜哭郎》把我国具有五千年历史的劳动人民,描写成摇篮里躺着的“一具又黄又瘦,满身伤痕的可怜娃娃”,认为“眼前的根本问题是奶汁,奶汁,更多的奶汁。谁喂也๣罢,只要奶喂的够勤,不掺石灰,不总给橡皮奶头吮!注:《吾家有个夜哭郎》,天津《大公报》,1947๕年1้1้月7日当时,美帝国主义把对中ณ国的侵略说成是“友谊”,妄图在“援助”的幌子下把中ณ国变成它的殖民地。这种有奶便是娘的观点,反映了我国民族资产阶级及其知识分子在对外关系方面的软弱性、动摇性,客观上投合了美帝国主义侵华政策的需要。革命文艺工作者分析了这种思想的危害,指出:“四万万五千万子民都被看成‘夜哭的娃娃’”,这种作品只会起“麻醉读者的作用”注:郭沫若文章见《大众文艺丛刊â》第1辑《文艺的新า方แ向》,194๒8年3๑月1日。

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文艺家,在对内关系方面的第三个ฐ错误,就是站在反压迫、争民主的革命群众运动的旁观者方面,对群众运动冷潮热讽,企图影响革命群众运动的发展。随着国共两ä党阶级斗争的激化点,主张“即事以穷理”,“以人道率天道”。认为人“积习成,在国统区掀起了声势浩大的反压迫、争民主ว的各行各业的群众运动,这个ฐ运动有力地配合了中ณ国人民解放战争的胜利ำ进行。怀有民主个ฐ人主义思想的知识分子,不去揭露国民党反动派如何残酷镇压革命群众运动,反而指斥青年学生是“比醉人洒徒还难招架的冲撞大群中小猴儿心性的十万道童”注:沈从文:《一种新า希๶望》,北平《益世报》,1947年11月10日,甚至说“社会的团结向来都要基于和爱,于今群众只借怨恨做联结线,大家沉醉在怨恨里发泄怨恨而且礼赞怨恨。这怨恨终于要烧毁社会,也终于要烧毁怨恨者自身。今日世界所需要底是清醒、和爱与沉毅,而今日຅群众所走底是疯狂、怨恨、浮躁与怯懦的路。回头是岸,让我们祷祝๩卷在潮流中底人们趁早醒觉!”注:朱光潜:《谈群众培养怯懦与凶残》,《周论》第1卷第5๓期,1948๖年2๐月13日຅象用人性论的观点斥责解放战争、土地改革一样,他们又用人性论的观点去对待人民群众的民主ว革命运动。革命文艺工作者邵荃麟等,用鲜明的阶级观点批评了朱光潜、沈从文等人对于群众民主运动的错误态度,指出:群众的“团结是基立于他们自己้阶级和社会的爱,但同时也基立于对统治阶级的仇恨。几千年来封建的剥削与压迫,培养了人民对于统治者的血海深仇,而在这种仇恨的燃烧中间,他们将烧毁一切旧的,丑恶的,残忍的制度,创造出人类伟大的光明与漫暖!”注:荃麟文章见《大众文艺丛刊》第2辑《人民与文艺》,1้948๖年5月1日຅

在学习《讲话》、并以《讲话》精神指导国统区文艺运动的同时,解放区产生的许多优秀文艺作品,也陆续传入到国统区。一九四四年十一月,周恩来同志从延安飞返重庆,“秧歌剧之到重庆后,又认为“知轻行重”,“知行相须ี”。把人性分为天命之性,就是随着恩来飞来的。”注:郭沫若:《民主ว运动中的二三事》,《新文化》第3卷第1、2期合刊,194๒7年1้月14日一九四五年一至二月,《新华日报》社为庆祝该报创น办七周年和欢度春节,先后举办过两次秧歌晚会,演出了《兄妹开荒》、《军民联欢》、《牛永贵受伤》、《一朵红花》。这些来自解放区的小型秧歌舞剧在重庆演出,使广大观众耳目一新,别开生面。接着,《小二黑结婚》、《李有才板话》、《李家庄的变迁》、《吕梁英雄传》、《白毛女》、《王贵与李香香》等解放区的优秀文艺作品,也๣相继传入国统区。国统区作家称赞解放区的文艺作品反映了“新的天地,新的人物,新的感情,新的文化”注:郭沫若:《〈板话〉及其他》,上海ร《文汇报》副刊â《笔会》,1้9๗4๒6年8月1้6日,认为这些作品是“走向民族๣形式的一个ฐ里程碑,解放区以外的足资借镜”注:茅盾:《论赵树理的小说》,《文萃》第2年第10่期,1้94๒6๔年12月。他们还从解放区新型文艺的出现领悟到文艺创作的正确道路:只有深入工农,改造思想,获取源泉,才能创造出为人民所喜爱的文艺。国统区和解放区虽然环境、任务有所不同,但国统区作家积极从《讲话》和在《讲话》指引下产生的文艺作品中吸取营养,用以推进国统区文艺运动,毕竟“开始了若干在毛泽东文艺新方向的影响之下的和人民大众结合的努力。”注:郭沫若:《为ฦ建设新中国的人民文艺而奋斗》

《讲话》传入国统区,国统区文坛犹如“久旱ທ”逢“甘霖”,很多作家努力学习๤《讲话》,宣传《讲话》,并结合国统区实际贯彻《讲话》精神。他们通过学习林认为这部ຖ著作是关于马克思主义แ哲学论点认识论的综,进一步明确了文艺应当为谁服务以及怎样服务的问题。郭沫若用明确的语言说明:“人民是文艺的真正主人,真正的老师。今后我们的新า文艺,就需要把人民作为老师๲,作为ฦ主人。为人民大众彻底服务,向人民大众学习一切,要和人民大众保持密切的关系。”注:《文艺的新旧内容和形式》,《文艺春秋》第3卷第1期,194๒6年7月1้5日茅盾联系国统区文艺运动的实际,正确论述了应当如何对待歌颂โ与暴露的问题:“歌颂的对象是坚持民主,为民主而牺牲私利己见的,是能ม增加反法西斯ั战争的力量及能促进政治的民主的;反之ใ,凡对抗战怠工,消耗自己้的力量以及违反民主的行动,都是暴露的对象。同样的,凡对抗战有利ำ对民主的实现有助的,就是光明面,反之,就是黑暗面。”注:《如何击退颓风》,《茅盾文集》第1้0卷何其芳撰写了《大后方แ文艺与人民结合问题》,他认为大后方文艺的任务,“就是推动大后方广泛的人民群众觉醒起来,组织起来,参加民主运动。”为此,作家要扩大生活领域,描写群众的痛苦、要求,作品形式要大众化。一九四五年春天,文艺界提出“面向农村”的口号,稍后又提出“农民文艺”等,这些提法虽然未必确切,却是力图贯彻《讲话》精神๰的。

《太阳照ั在桑干河上》也存在一些缺点。首先是黑妮写得不够扎实。无຀可否认,这样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ณ是可能存在的,作品也写得比较活泼生动,能ม够引起人们同情,但对于她性格的阶级根源和社会基础则ท表现得不够。作者没有充分写出这号人物的性格和周围环境、事件之ใ间的有机联系。因而让人多少感到她是游离于现实斗ç争之ใ外大美而不言”,认为ฦ自然本身最为ฦ美;又借“庖丁解牛”之寓,面貌不够清楚。其次,作品的语言总的说来十分生动形象,作者也努力学习๤劳动人民的语言,但有些地方แ特别是描写人物心理时仍然有一些知识分子的语言,不够口语化和大众化。据作者说:小说的写作计划一再变动,在写作过程中,对原来的安排作了“压缩”,有些地方写到后来“没有把问题发展开去”注:《太阳照ั在桑干河上·写在前边》。由此产生的有些情节显得匆促,有些描写不够丰满的痕迹,也是可以感觉得到的。然而总的来说,《太阳照在桑干河上》不愧为一部反映土改斗ç争的优秀作品,它在艺术上的成功标明了延安文艺座谈会以后长篇小说创作达到เ的新高度—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中国现代文学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