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6 部分阅读(1 / 2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揭开自杀之谜强烈推荐:

国外的研究普遍表明,每个月的5号前后自杀最多,每周的星期自杀最多,故有“黑色星期”之称。其余的周日,从星期二到เ星期日,每日发生次数逐日递减,直到เ下星期重又上升。由于我们调查的地区以农村为主,故结果与国外报道有差ๆ异。198๖61987๕年间发生的278例自杀死亡之中,周七天自杀死亡率的分布如图4๒—3所示:

自杀的日期分布

这里,需要对与自杀有关的些概念加以说明。

2采取了结束自身生命的行动。采取自杀行动,可借助于各种不同的方式,如服毒上吊刎割投水。采取自杀行为ฦ的目的,是为了实现自杀意向,而自杀行为的实施又是在自杀意向,特别ี是自杀动机的支配下进行的。自杀死亡结果,则取决于各方面的因素。

家庭是人生的启蒙学校,家长则是孩子第位启蒙老师๲,家长们的言行举ะ动都将对孩子产生巨大的影响。处于成长期的青少年同样深受家庭的影响,对家庭的依赖也๣很重,尽管他们在生理上早ຉ熟,但心理仍未定型。十几岁的青少年,可塑性与自尊心都很强,父母有责任对他们进行必要的良好的教育,以使他们顺利度过“心理断ษ||乳|期”,尽快成熟起来。但遗憾的是,有相当部分家长认为这时期已无需对孩子进行什么教育,采取放任不管的态度;或者仍然沿用儿童时期的粗暴方法教育青少年,以至挫伤了他们的自尊心;或者因为忙于工ื作或自己享乐而无暇履行自己้的教育义แ务。凡此种种,都可能对青少年的健康成长造成消极影响。

家庭教育的类型可分为ฦ四种:型溺爱型专制型放任型。根据笔者的调查,不同的家庭教育类型对自杀的影响大为不同。见表7—2

表7—2自杀死亡与家庭教育类型

家庭教育类型自杀死亡人数合计

男女

型461้009

溺爱型32๐235๓53๑82

专制型28๖2553368

放任型7192๐6181้

合计7๕173๑144๒100

可见,不良的家庭教育如溺爱型,溺爱型专制ๆ型放任型等自杀死亡最多。溺爱型的家庭教育,青少年自杀死亡居首位。这种家庭,家长对子女过份的宠爱,从小娇生惯养,使之形成自私狭隘的心理品质,缺乏独立生活能力,往往经受不住现实生活中的挫折。在当今的独生子女教育中,很多是这类教育。作者曾调查到有9岁孩子因家长拒绝买຀糖而大发雷霆,而后在住室内上吊自尽。

专制ๆ型教育造成的青少年自杀死亡人数居第二位。这种家庭,家长对孩子态度蛮横,动辄打骂孩子,毫无可言。对青少年来说,这极大地挫折伤了他们的自尊心,使他们长期处于压抑状态,对现实感到无法承受,故寻死的欲望强烈而持久。如16岁少年王某,4岁时丧ç母,其父性情暴躁,经常打骂王某,导致王某两年中三次服毒自杀,均被及时发现送医院抢救而幸免死亡。

放任型家庭的青少年自杀亦较常见,这种家庭中ณ,父母对子女的言行听之任之,好不在意,使他们养成自由á散漫的习๤气,结果不是走上违法犯罪的道路,就是因无຀人照看,孤独而自杀。此种教育类型,对女孩子的成长尤为不利ำ。

不良的家庭教育在不健全的家庭中更易发生自杀。作者调查的自杀事件,有许多都是丧母丧父或重建家庭后孩子与继父母关系不融洽而发生自杀。如1้1岁的男孩廖,6岁丧ç母,父亲继弦以后,虽也能得到เ父亲的怜爱,但亦有不少皮肉之苦,加之继母的歧视,使他养成孤僻固执的性格。1987年7月26日຅与继母发生口角后,气之下爬上附近2๐5米高的水塔纵身跳下。

不和谐的家庭关系导致青少年自杀,主要表现有二:是父母不和家庭关系紧张累及子女;二是青少年与父辈的意见分歧导致过激行为。

父母失和,经常吵闹,以至形成家庭关系紧ู张的局面,常常对青少年形成健康的心理带来消极影响。日本心理学家国分康孝认为,在夫妻不和的家庭里,矛盾的风波往往累及孩子,有的甚至拿孩子出气,虐待孩子,孩子不是想自杀就是唯恐被杀。孩子夹在争吵不休的父母中间,总以为是自己的过错造成了父母不和,因此自卑自责;或者由á父母的终日຅争吵,使他们无暇顾及孩子,对子女教育关怀爱护均被搁置旁,孩子不但得不到父母之爱,反而终日຅提心吊胆,看着父母的眼色行事。在这种环境中生活的青少年,往往形成畏缩孤僻冷漠和执拗的个性特征,心理负荷很重,较易萌生自杀意念。如17๕岁的青年廖某,对父母长期不和十分厌恶,乃至留แ下遗书๰封自缢身死,遗书上写道:“你们去吵吧,你们去闹吧!我走了”。

青少年与父辈的意见分歧,也是导致青少年自杀的个诱因。青少年由于生理的发育和心理的逐渐成熟,改儿童时期那种味顺从依赖父母的孩子形象,产生追求独立的欲望。他们开始具有自己的目的,无຀论什么เ都想亲自尝试而不希望他人干涉แ,伴随着这种欲求的产生,青少年逐渐跨入生活的各个ฐ领域。在家庭内部ຖ事务方面以及生活的其他方面,他们希望改变过去父母作主的局面。希望自己也能ม在其中拥有席之地,以树立自己的成|人形象,分担父母的生活重担。但是,由á于他们到底不同于成年人,仅是处于儿童向成|人的过渡时期,他们饱含激|情但也不免莽撞,他们自认为知识比父辈丰ถ富眼界也๣更开阔却又不流于理想化,出发点很好而方式却欠妥。这些因素า,往往使他们在踏入社ุ会之初碰钉ล子。而在父母眼中,他们仍然是孩子,对他们的能力总是持怀疑态度。因此,成长期的青少年与父母长辈之间可能ม产生系列的矛盾冲突,在对生活态度为人处世的方法以及社会交际等方面,青少年可能与父母格格不入,这就是我们常说的“代沟”。这时期的青少年,旦受到เ父辈责骂极易产生委屈或逆反心理,并可能在这些不健康心理的支配下实施赌气性或抗争性自杀。

第七章&;三&;๙

〈三〉青少年自杀的特点

1自杀率

作者调查的成都市郊某县,198๖3~1้986๔年四年间共发生死亡事件542๐例,同期该县人口约为80่万,年平均自身死亡率为169๗10万人。5๓42例自杀死亡中ณ,9~2๐5岁的青少年自杀死亡14๒4例,约占总数的266,该县有9๗~25岁的青少年约2๐8万人,年平均自杀死亡率为1้2910万人。1้44例青少年自杀死亡中,男性为71้例,女性为73๑例,其自杀死亡率分别为1้35๓10万人和1231้0่万人。

另据四川省22๐个城乡疾病检测网点所获取的资料,1986๔年全川的自杀死亡率为14๒710่万人,其中15๓~35岁年龄组的自杀死亡率为1791้0万人。

青少年自杀未遂者因调查上的困难而无法统计。但般认为自杀未遂者通常是自杀成功者的3倍。美国最近的次抽样调查表明,竟有4的中学生自杀未遂。

不完全性自杀在青少年中相当普遍,由á于各种原因,许多青少年曾经尝试过自杀,但由于无法忍受痛苦,真正将自杀行为ฦ进行到底的只是少数。克芬思197๕5对澳大利亚某地青少年自杀的调查发现,在10~1้9岁的自杀事件里,147๕的男ç子是真正完成的,而女子中只有29是进行到底的。

青少年自杀企图更为普遍,摩根等人1975๓调查过英国布里斯托尔市19๗72~1้9๗73年的青少年自杀问题。发现15~20่岁年龄者中男性企图自杀率为1้661้0่万人,女性为ฦ66010万人。另有些心理学家调查发现,青少年中ณ有过自杀意念的,比真正付诸行动的,数量要大10่0~1้50倍。最近次的美国抽样调查的结果表明:有3๑0的中学生想自杀。

2๐年龄与性别ี

表7—3青少年自杀的年龄与性别构成

年龄男ç女合计

1้0岁以下1้107

11~1568๖1497

16๔~203๑9๗458๖45๓83

2๐1้~2525204๒5331้

合计717๕3144

4935๓07100่

从表中可见,青少年自杀的男女之比大体致,无论男ç女,16~20岁的自杀现象均占首位。这时期的青少年,反抗精神๰最强,情绪的稳定性也较差,所遇矛盾如婚恋挫折也๣最多。占第二位的是21~25年龄组,该组青少年多已结婚,尤其是在农村,故夫妻不和是自杀的最大原因。

3๑文化程度

当今青少年均具有定的文化程度,但由于客观条件的限制,部分青少年,尤其是农村青少年的文化程度仍然十分有限,极少数甚至是文盲。就自杀现象而言,自杀行为的发生与自杀者文化程度有很大关系。作者所调查到的144例青少年自杀,其中小学文化程度最多。见表7—4。

表7—4文化程度与自杀死亡

文化程度男ç女合计

文盲5๓5

小学4044845๓83

中学以上2629๗5๓538๖2

合计71้73144๒100

4青少年自杀方แ式的模仿性

通过对青少年心理的研究人们发现,青少年时期是人生中ณ模仿力最强的时期,青少年对自杀方แ式的选择同样如此。人们对许多青少年自杀的案件分析,发现青少年的自杀方式带着浓厚的模仿痕迹。有学者指出:许多自杀的青少年,都是因为其身边有亲属或同学曾经自杀过,而没有亲闻这种自杀范例的青少年往往都阅读过有关方面的书籍,对各种自杀方式产生过幻想。我们经常可以看到เ这样的报道,位青少年自杀后,马上就会有另些青少年以同样的自杀方แ式步其后尘,尤其是那些作为青少年崇拜的偶像自杀死亡后,更可能ม掀起自杀的大波。例如,日本著名影星冈田有希子跳楼自杀后,短时间内就有数十名崇拜者从他们的偶像跳楼的地方高坠身亡。书包网bຘ2想百万\ຒ小!说来

第八章&;&;๙

八老年自杀现象

〈〉人口的老龄化趋势及老年自杀之现状

“老年”这概念至今没有个确切的定义。多数人认为,“老年”的界限般是以生理年龄来划分。我国习惯上以60岁以上者为老年人。国外多以65๓岁为ฦ划分老年的界限。

由于经济的迅速发展,物质生活和医疗卫生条件的不断改善,人类的健康水平大大提高,寿命也随之延长。据联合国1้9๗80年的统计资料,全世界平均寿命已达6๔1岁;1950年,全世界ศ60่岁以上的老人大致有2亿;到เ1975年,已增至5—9亿,202๐5年将增至1้1亿。也就是说,35年后,老龄人口将占世界总数人口的。因此,世界ศ人口已经出现老龄化趋势人口的老龄化般是指在总人口中ณ老年人口占的比例较大。我国同样如此,人口的平均预期寿命已由解放前的35๓岁提高到1้981年的69岁。我国目前๩有8,0่00万60岁以上的老人,6๔5岁以上者有5๓,000万,几乎ๆ等于美苏两ä国老年人口的总和。到เ2๐000年,估计将有1亿3๑千万老人,占总人口的10่7。

人口的老龄化趋势带来了系列的老龄问题๤,老年性自杀是其中的严重问题之。由于多种原因,老年人自杀,在多数国家的自杀现象中,均占据突出的位置。1977年,澳大利亚70่岁以上的自杀死亡人数,男ç性为89名,自杀死亡率为ฦ1้201้0万人,居各年龄组的第二位。在日຅本,1952~1้954年间,70岁以上男性自杀率为96๔10万人,女性为6610万人,且直呈上升趋势。在法国,75岁以上者自杀率为ฦ15~24岁的4๒6倍19๗8๖0年,同期,西德为3๑倍,澳大利亚为16๔倍,新西兰为17๕倍,弗德角为23๑倍,这个比例,在自杀率越高的国家所占比例越大。香港1984年自杀身亡的老年人为4๒99人,1985๓年为71้4人,198๖6年为815人,呈逐年增加之ใ势。其中,60~70岁者占39,70่~80岁者占46,80岁以上者占15๓。我国的老年自杀现象也十分严重。据研究,我国不同年龄组的自杀率曲线为ฦ“”字形,呈青年和老年两个ฐ高峰。四川ษ省22个城乡疾病监测网点的调查表明,19๗86年,5๓5岁以上者自杀死亡率为2611้0万人,7๕5岁以上者达7481้0่万人,远远高出1้4710่万人的年平均自杀死亡率。吴军等人调查发现,上海市某区19๗80~1้98๖5年6๔年间,般平均年自杀死亡率为13๑110万人男性1้0210่万人,女性1้57๕10万人,但65~74岁年龄终组高达27๕510万人,75๓岁以上者达56๔3๑10万人,可见老年期的自杀死亡率明显超过青年者。

必须指出,由á于多方面的原因,许多老年人自杀被误认为是正常死亡,如病死,衰老死等。因此,上述数据肯定是缩小了的,但也足以说明老年自杀现象的严重性;而且随着人口老龄化趋势的进步加剧ຕ,这问题将会更加突出。为此,有必要对其进行剖๸析,以揭示老年人自杀之谜。

第八章&;二&;

〈二〉老年自杀的原因

1诱发因素า

笔者对成都市某县进行了连续几年的追踪调查,198๖4๒~19๗8๖6年三年中ณ发生老年人自杀死亡6๔9例,绝对数并不高,但相对数却相当高,其诱发因素า,常见于久ื病厌世宗教迷信家庭纠纷荣誉损害亲人早丧ç等。见表81

表8—1老年人自杀原因的诱发因素

久病

厌世宗教

迷信家庭

纠纷荣誉

损害亲人

早丧ç经济

损失精神๰病合计

自杀数18๖189๗87456๔9

26๔1้26113011้4104๒5๓873๑100่

从上表可以看出,老年人因久病厌世自杀死亡者占老年自杀死亡总数的26๔1。生老病死这自然规律,人人皆将经历。由于年老体弱,疾病缠身,久治不愈或病变日趋严重,势必加重心理负担,容易出现焦虑烦躁忧心忡忡等心理状态。特别是有的老年人,患病后经济负担加重,加之个别子女的嫌弃或不孝行为,更觉得自己活在人世受人歧视,长期倍受病魔缠扰之罪,产生活着无望的厌世情绪。因而觉得与其活着受罪,不如早ຉ些离开人世,为ฦ求得精神上的解脱๳而采取自杀死亡的消极方式。

采取自杀的老人,还与他们的文化修养思想素质文化程度有关。从上表可以看出,该县老年人因宗教迷信而自杀死亡的亦占自杀死亡总数的261,与久病厌世居于同等水平。该县以农业人口为ฦ主ว,由于历史的原因,绝大数老年人文化程度较低,有的甚至是文盲,加之受封建传统的影响,他们的自身修养自我调节道德情操思维结构等层次相应较低,常常相信唯心的理论,尤其笃崇迷信,相信切均是命中注定,人的切是上天早已安排好的,不可更改。算命看手相观仙,五花八门,有的甚至寄予幻想:早点结束生命,早ຉ天进入天堂,早天重新投胎入人世。基于这种盼望来世改变命运的天命论思想而采取愚昧手段结束自己的生命。

家庭纠纷也๣是老年人自杀的常见诱因,自杀死亡者占13๑0见表81。现代家庭,目前在我国城市๦多数以微小家庭为主,即由夫妻个孩子所组成。然而在广大农村,还是以家三代同堂的较大家庭为主。尽管三代人共同认为ฦ自己生活在同环境中,但各人的性格爱好各不相同。老年人认为ฦ自己้生活经验多,不喜好年轻人的生活方式,加之性格的改变,爱唠唠叨叨。而年轻人则认为他们保守僵化思想素质思维方式亦不致,以至两代人之ใ间往往在思想深处产生鸿沟。另方面,老年人由于体弱,不能ม参加农业劳动及社ุ会活动,生活不能ม独立,而家庭经济收支又掌控在子女手中,失去了往昔的支配权,所需欲望得不到满足。当在内心深处强烈地感受到这种支配权的丧失时,就会产生种失落感被抛弃感,两代人之间的矛盾日渐加深,由á此心理矛盾演变为ฦ行为矛盾。常常因些家庭琐事发生意见分歧,旦自己的意见未被采纳,就会想到自己似乎在子女们的心目中地位丧失。当这种心理矛盾逐渐加剧,陷入不能ม自拔的境地时,往往可能采取自杀方式,以示ิ呼助,企图求得人们的同情和怜悯。

荣誉损害对老年自杀也๣有很大的影响。通常,荣誉损害是指外界ศ对某特定个体在名誉地位气节以及行动等方面的言词侮辱诽谤和行为ฦ上的蔑๥视或挑衅,它可能严å重地挫伤人的自信心和自尊心。遭受荣誉损害最严重的人群是青年人,再就是老年人。老年时期尤其注重“晚节”,由于各方แ面身心的变化,他们的“心里包容量”也显得比青壮年时期小,多年的心理定势可能被生活中ณ的偶然事件砸得粉碎,轻微的怠慢也会使他们的愁肠满怀,恶意中伤更是不能忍受,尤其是在中ณ国这样个特别注重荣誉气节的国度里,老年时期是对个人作结论的时期,老年人是决难忍受在行将“盖棺定论”的时候节外生枝导致晚节不保的。作者在调查中ณ发现,因整个自杀现象中,唯有青年女性可以与之ใ比。

老年人长期生活所形成的定势,与他们长年所处的环境,长期所接触的人员有着相当密切的关系。正因如此,旦自己้的亲朋好友因种种原因相继谢世,对他们的打击更是十分沉重。有道是“草木依旧,人赴黄泉”,触景生情,常使他们觉得生活再不会象从前那样有意思,不少老年人因此萎靡不振,甚至自杀轻生。作者的资料表明,亲人早丧也๣是引起老年人自杀的大诱因,尤其是老年丧ç子老年丧ç偶,更令他们悲痛欲绝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揭开自杀之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