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节: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(1 / 1)

加入书签 本章报错

中国现代文学史强烈推荐:

曰推倒迂晦的艰涩๳的山林文学,建设明了的通俗的社会文学。

曰推倒陈腐的铺张的古典文学,建设新鲜的立诚的写实文学;

上述种种情况表明,近代进步文学不仅服务于当时的政治斗ç争,而且在思想内容一定程度上的反帝反封建倾向以至文学形式改革诗文、提倡白话、看重小说、输入话剧方แ面,都为“五四”以后的新文学的萌生作了必要的准备。可以说,近代进步文学乃ี是从封建时代文学到เ现代新า文学之间的一个过渡。

早在鸦片战争时期,龚自珍、林则ท徐、魏源等比较开明的地主阶级知识分子,就在诗文中揭示了“万马齐暗”的时代痛苦和“四海变秋气,一室难为春”的社ุ会局面;同时,还呼唤改革的“风雷”,表现了抵御外国侵略๓的迫切要求。太平天国革命运动中,提出过“文以纪实”、“不须古典之ใ言”、“毋庸半字虚浮ด”注:见洪仁干等《戒浮文巧言谕》,《太平天国文选》第98页。的改革主张,也产生了一些较为ฦ通俗并有革命内容的作品。随着政治上变法维新运动的发展,十九世纪末叶,资产阶级改良主ว义แ文化运动日趋高涨。郑๳观应在《盛世危言》里,王韬在《变法》和《变法自强》里,都对文化革新า有所建议;康有为托孔子之名以求改制,在一定程度上冲击了当时的封建正统文化;而强学会、南学会、群学会等五十几个ฐ学会、学堂、报馆注:见梁启超《戊戌政变记》附录一《变法起源记》。实际还不止此数。在短期内的兴起和活动,更与这个运动有直接的联系。在文学上,同时出现了对封建正统文学主要是拟古派诗和桐城派文进行改革的呼声,其中较有影响的是谭嗣同、夏曾佑等提出的“诗界革命”和梁启超等竭力推行的“新文体”。在诗歌改革方面取得较大成绩的是黄遵宪。作为优秀的“新า派”诗人,黄遵宪不但在作品中ณ记述了当时发生的重大历史事件,表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แ精神和要求变法的愿望,而且在文学理论上,很早就有“崇白话而废文言”,改变旧文体使之“适用于今,通行于俗”,“欲令天下之农工商贾妇女幼稚,皆能ม通文字之用”注:见黄遵宪18๖87๕年作《日຅本国志》卷3๑3《学术志二》。的理想;他自己的诗歌创น作,也多少做到了如《杂感》诗所说的“我手写吾口,古岂能拘牵”,开始摆脱旧诗格律的某些束缚。梁启超的宣传改良主义思想的新า体散文,以“平易畅达”见称,其影响更为广泛。与此同时,白话小报的出现,更促使一部分人如裘廷梁、陈荣衮明确提出“白话文为维新之本”、“开民智莫如改革之ใ言”注:裘廷梁、陈荣衮分别ี写有《论白话文为维新之本》1้898、《报章宜用浅说》1้899等文。等主ว张。改良主义文学运动在诗文以外的文学样式方面,引起了尤其显著的变化。小说戏剧历来被正统的封建文人认为不登大雅之ใ堂,但戊戌变法前后却得到了重视。首先是由于政治上改良运动的需要,其次也由于印刷事业的发达,近代新兴都市๦的繁荣和报纸期刊â的创办,小说在这一时期大量产生,其社ุ会地位也不断提高。《论小说与群治之关系》梁启超、《小说原理》夏曾佑、《论文学上小说之ใ位置》狄平子、《论小说与改良社会之关系》王无຀生、《论小说之势力及其影响》陶佑曾、《余之ใ小说观》徐念慈等文先后发表,它们的共同倾向是强调小说的政治意义及其在社会教育上的作用。在梁启超“欲新一国之ใ民,不可不先新一国之ใ小说”的理论倡导下,小说成为ฦ新า派知识分子暴露旧世态、宣传新า思想的有力工具,并且直接出现了一批职业作家。“政治小说”、“社会小说”、“科学小说”等名目应运而生。被鲁๥迅称做“谴责小说”的《官场现形记》、《二十年目睹之怪现状》等受到普遍的欢迎。由á于同样的原因,还开始翻译和介绍了西方作品。据统计,晚清小说刊行的在一千五百种以上,而翻译小说又占全数的三分之二。其中林纾的译作曾在当时有过较大的影响。此后,在资产阶级革命时期,也相应地产生了以章太炎和南社为代表的一批作家和《孽海ร花》、《警世钟》等作品;马君武、苏曼殊等翻译了歌德、拜伦和雪莱的诗歌;它们在进行反清和民族๣民主革命的宣传方面,都曾起过积极的作用。值得注意的是,“五四”以后被大力提倡的话剧ຕ这种新的戏剧形式,也在这个时期以“新剧”或“文明新戏”之ใ名开始传入。一九七至一九八年间,春柳社ุ等先后在日຅本和上海演出《黑奴吁天录》;进化团稍后又在长江下游各地演出宣传革命的幕表戏多种;这些活动既ຂ从思想战线上配合了辛亥革命,也为我国戏剧输入了新的血液。

莽莽洞庭湖,五日两飞渡。雪浪拍长空,阴森疑鬼怒。

问今为何世?豺虎满道路。禽猕歼除之,我行适我素。

莽莽洞庭湖,五日两ä飞渡。秋水含落晖,彩霞如赤炷。

问将为ฦ何世?共产均贪富。惨淡经营之ใ,我行适我素。

说明此诗之ใ所以能ม够写出并且“颇有朋辈为之感动”,其原因即是“我当时投身实际活动”。沈泽民《文学与革命的文学》注:上海《民国日报》副刊â《觉悟》,1924年1้1月6日。一文,还从他所理解的文学的特征来说明革命思想与生活经验两ä者对于作家不可或缺。他说:

诗人若不是一个革命家,他决不能凭空创造出革命的文学来。诗人若单是一个有革命思想的人,他亦不能ม创造革命的文学。因为无论我们怎样夸称天才的创น造力,文学始终只是生活的反映。革命的文学家若不曾亲身参加过工人罢工ื的运动,若不曾亲自尝过牢狱的滋味,亲自受过官厅的迫逐,不曾和满身泥污的工人或普通农人同睡过一间小屋子,同做过吃力的工作,同受过雇主和工ื头的鞭打责骂,他决不能了解无产阶级的每一种潜在的情绪,决不配创造革命的文学。

沈泽民认为,有些作品中所以“只见些论文似的讲帝ຓ国主义侵略๓中国的道理”,原因就在于作者缺乏็实际感受,离开了文学的特征。此外,共产党人在《新า诗人的棒喝》邓中夏、《荒漠里》瞿秋白、《八股?》恽代英、《现代中国社会与革命文学》蒋光赤、《诤言》秦邦宪等不少文章中,对当时流行的一些消เ极不健康的文艺思潮和创作倾向作了严正批评。邓ฑ中夏《中国现在的思想界》、《思想界的联合战线问题๤》两ä文则根据党的第三次全国代表大会所确定的统一战线政策,对文化上的统一战线问题作了说明,号召进步文化界联合起来共同向封建复古派进行斗ç争。瞿秋白、蒋光赤的一部分文章如《赤俄新文艺时代的第一燕》、《十月革命与俄罗斯文学》等还介绍了十月革命后的苏俄文艺状况。

早期共产党人的上述理论主张并不是系统完整的。它们散见于各篇文章中,而这些文章本身也不是没有弱点。由于并不能ม完全分清马克思主义与旧ງ有的民主主义แ思想之ใ间的界限,文中不少见解较为模糊,甚至还有错误。也๣有一些文章,由于论者本身对中国社会状况缺乏็深切了解,在传播正确观点、介绍苏俄文学的同时,也产生过“左”的偏颇。对于当时以小资产阶级作家为主要力量的中国文坛状况,早期共产党人一般都偏于否定过多,在必要地指出其消极因素า的同时却对其积极因素估计不足。多数人对于文艺特征也有着不同程度的忽视。这些就使他们对鲁迅在文化战线上的重要作用及其作品的伟大价值缺乏足够认识;同时也多少影响了文艺家对他们这些主张的理解和接受。虽然如此,就历史功绩而言,尽管他们的主张远不成熟ງ,却毕竟从革命的现实要求出发提出了一些可贵的建议和号召,播下了初步的马克思主义แ文艺理论的种子。一九二六年,《中ณ国青年》周刊一四四期以《论党的出版物与文学》为ฦ题๤译载了列宁《党的组织与党的文学》一文,这在新文学运动史上也๣有重要的意义แ。

在早ຉ期共产党人的引导影响下,一九๡二四年开始出现一批专事提倡革命文学或具有鲜ຒ明革命倾向的文学社ุ团,如在上海ร,有蒋光赤、沈泽民和一些文艺青年组织的“春雷社”,他们通过《民国日报》副刊《觉悟》编辑出版周刊â性的《文学专号》,发表有关革命文学的论文和《哀中ณ国》等诗歌。在杭州ะ,有之江大学学生发起组织的“悟悟社”,出版刊â物《悟》,“以提倡革命文学、鼓舞革命性为宗旨”。在北京,除共产主义แ青年团主办的《烈火》外,还有出版《火球》、声明“研究现实的人生,挽救浪ฐ漫文艺的堕落”的“劳动文艺研究会”。它们的出现,反映了文艺青年中革命思想影响的扩大。但是,革命文学主张在广大小资产阶级作家和文艺青年中ณ引起更大的反响,并且造成一定的声势,却是在“五卅”和国内革命战争的高氵朝时期。这是进步文艺界直接从政治上受到เ党所领导的革命斗ç争的推动和鼓舞的结果,小资产阶级原不可能有独立的政治路线,许多进步作家在“二七”、“五卅”、“三一八”等斗争中ณ,都曾站在无຀产阶级和劳苦群众一边,从而也就程度不同地接受了革命的影响。其中全国性的轰轰烈烈的“五卅”运动,尤其在文学上留แ下深刻烙印,促使文艺面貌发生显著变化。创作中反对帝国主义的思想主题๤大为鲜明突出,以反帝为题๤材的作品多了起来;直接间接地反映群众革命斗ç争的作品此后也陆续出现蒋光赤的诗集《新梦》、《哀中国》和小说《少年飘泊者》、《鸭绿江上》也๣都出版在这一时期。不少作家政治上和文艺思想上趋于革命化。文学研究会、创น造社和其他一些社团的一部分作家思想都有重要发展。“五卅”前后,郭沫若、茅盾、叶绍钧、成仿吾、应修人、潘漠华等大批作家纷纷参加实际革命斗ç争。茅盾并于一九๡二五年撰写《论无产阶级艺术》注:连续刊载于1้92๐5๓年5月起的《文学周报》第172期、1้73期、1้7๕5๓期196期。的长文,从性质、题材、内容、形式诸方面对这种新า兴文艺作了较为全面细致的介绍说明。在《文学者的新使命》注:《文学周报》第190期,1925年9月13日。一文里,他又指出“文学者目前๩的使命就是要抓住被压迫民族与阶级的革命运动的精神,用深刻伟大的文学表现出来,使这种精神普遍到民间”,“并且感召起更伟大更热烈的革命运动来!”郭沫若则于一九二六年发表《革命与文学》、《文艺家的觉悟》注:两文分别载于《创造月刊》第1卷第3期,1926๔年5月;《洪水》第2卷第4期,19๗26年5月。等文,号召文艺青年“到兵间去,民间去,工厂间去,革命的漩涡中去”;指出时代所要求的文学,“是替被压迫阶级说话的文学”,“是表同情于无产阶级的社会主义แ的写实主义的文学”,“是站在第四阶级说话的文艺”。这在当时文艺青年中间有着较大的影响。“三一八”之后,鲁迅奔向南方,并发表《革命时代的文学》等著名讲演。大革命浪ฐ潮不仅使成仿吾等直接卷入,便是郑振铎、欧阳予情、田汉、郁达夫以至闻一多等作家也都受到冲击。他们或公开支持党所领ๆ导的革命斗ç争,或曾奔赴广州、武汉等地参加革命文化宣传工作。朱自清则歌颂了“要建红色的天国在地上”的共产主义英雄。青年作者反映下层人民生活的作品也逐渐增多。在北伐战争过程中ณ响起了文学“为ฦ第四阶级说话”的呼声,还出版过一些虽然不免粗糙但与革命斗ç争配合得比较紧密的作品。早期共产党人提出的革命文学主张,经过一段时间的酝酿,随着一些作家思想的革命化,随着后期创น造社等团体的大力鼓吹,至此终于形成为文坛舆论。所有这些,都从作家思想上、生活上为后来无产阶级革命文学运动的展开和革命文学的创作准备了条件——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中国现代文学史